努涅斯之殇——谈前锋培养
2025-08-07 22:21:06
利物浦引进努涅斯的这几年,从结果看,当然是失败了。
2223赛季,克洛普尝试用努涅斯取代马内,但是在磨合期的努涅斯显然没有完成任务,利物浦也时隔6年再次无缘欧冠联赛。第二个赛季努涅斯在克洛普手下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尤其是萨拉赫去非洲杯那段时间,努涅斯和若塔的双前锋一度产生了非常好的化学反应,但是随着若塔在对布伦特福德的比赛里受伤和萨拉赫回归,化学反应被打破。第三个赛季,主打424的斯洛特战术下努涅斯不再有特殊的战术地位,他必须要和迪亚斯若塔一样大范围跑动、大幅度回防,那么努涅斯的大身板也就不再是优势而是禁锢。唯有对巴黎第一回合的最后阶段连续压制欧冠冠军的后场,最后为埃利奥特送上致胜助攻,可以算这个对努涅斯而言失意赛季的一丝闪光。我们去复盘努涅斯这三年,把每一次好像要踢出来了的阶段剪辑出来,不难发现有两个关键词:双前锋、替补,让我们一个一个拆开来讨论,进而向整个中锋培养拓展。
1.双前锋若塔和努涅斯的双前锋是他这三年利物浦生涯最突出的部分,不仅证明了利物浦并非失去了萨拉赫就不会踢球,而且说明了努涅斯这个球员最合理的踢球方式。如果我们再往前翻,22-23赛季11、12月利物浦追分的阶段,也是实际上的双前锋——彼时的萨拉赫身上的前锋角色还没有完全退化。无论是萨拉赫还是若塔,实际上都是小个兼具对抗且能拉边的前锋,这样就能和努涅斯频繁换位,他既不需要永远钉在中路陷入和对面中卫对抗的泥潭,也不需要被限制在边路当一个往返的边路冲击点。当然,这是和努涅斯的特点分不开的。努涅斯有体格,但是他对抗技巧并不出色(或者说这种技巧并不能指望一个25岁的年轻前锋就能具备),所以努涅斯一旦陷入对抗泥潭就必然影响他的技术运用和心态;努涅斯有一定边路,但是他毕竟是一个接近190的高大前锋,频繁往返边路的损耗显然是比170的小个边锋大的。所以你会发现努涅斯有不少用力量碾压对面的镜头,但是真正在比赛里大部分对抗还是吃亏;他也有很多过人的镜头,但是他作为边锋出场的比赛,基本都很难过人。所以他必须游动在边中之间,抗累了去边路冲,冲多了又要回中路歇。这样据需要他的锋线队友也有兼顾边中的能力,这里可以总结为一中一边,而非传统的一高一快。
2.替补第二种要兼顾冲击和对抗的办法就非常简单粗暴,替补。既然无法兼顾一场,那么退而求其次,替补出场依托体能错位,三十分钟内兼顾行不行?在有限的样本里,是可以的。社区盾杯对曼城,10打11逆转纽卡,以及可能是努涅斯利物浦生涯绝唱的绝杀巴黎,都是在替补出场的短时间内兼顾了这两点。既然这么好用,为什么不能一直用?足球是人的运动,要求我们不能忽略人的因素而架空讨论足球。努涅斯才25岁,顶着破纪录身价来利物浦,那么不会有人对他的期望如同奥里吉那般扮演好替补杀手就满足。其次,球员一定是不愿意替补的。我们在赞颂牺牲自己出场时间甘心当替补的球员时,这种赞美本身恰恰是对于球员本心里不愿意替补的肯定。所以这个问题回到了努涅斯不会甘心于替补身份的问题上来了。诚然,努涅斯到欧洲绝大多数次强队都大概率是首发球员,沉寂一年还能让沙特愿意出到7000万求购的球员,要甘心接受替补绝不是容易的事。那么问题来了,谁愿意接受这样的身份呢?同样的,这个问题将在后面展开。
同样挣扎过的哲凯赖什说完了努涅斯,话题进一步拓展到整个中锋培养上来。我们可以先关注哲凯赖什这个人。哲凯赖什早年曾经加盟过布莱顿,但是在布莱顿得不到英超出场机会,只能接受外租英冠。从外租斯旺西也踢不上球,到逐渐在考文垂站稳脚跟,最后交出了英冠一个赛季22球的成绩单后被葡萄牙体育买走。这个故事如果换一下,另一名前锋早年在豪门碌碌无为,被甩卖到中游队后直接随队降级;在英冠摸爬滚打后,又重新杀回英超并被另一只强队高价买走,这个人叫索兰克。我们可以说球员的天赋决定了一名球员的上限,索兰克可能终其一生很难作为主力在欧冠有所作为,但是不代表他杀回英超又回到强队这个过程对于他本人而言不是一次飞跃。而恰恰是在英冠这样一个水平相对低,关注相对低的比赛环境下,无论是索兰克还是哲凯赖什才有机会完成自己的飞跃。关注度低,意味着不会一个空门不进被剪成集锦传播几百万次;水平低,意味着可以有稳定的出场机会,先从和相对弱的球员对抗开始慢慢在比赛中积累经验。同时,踢英冠的防守球员不代表就是各方面都弱。也许某人力量很强但是技术不好,也许某人技术好但是破坏不足等等,他们有被英超淘汰的理由,自然有能立足于英冠的理由。先从这些对手开始积累和不同防守球员对抗的经验,才有随后完成自己的破茧,转头一看,也已经27、8了。
15-16赛季刚刚被曼城抛弃的哲科,会想到自己的生涯才刚刚开始吗通过近十几年的实践,我们可以发现一个问题,即中锋的个人能力巅峰和实际作用巅峰很可能是错位的。就远的来说,哲科早年以技术细腻著称,在德甲也收获了不错的数据得以转会英超。但是哲科真正的战术价值巅峰,真正在俱乐部的最高舞台上取得成就,反而是他被曼城扫地出门后在罗马取得的,罗马之夜的哲科32岁;吉鲁早年在法甲也收获了不错的数据,但是在18年夺得世界杯时,吉鲁32岁0进球;甚至是老年的托雷斯,免费回马竞后甘当人梯,以主力身份杀回了欧冠决赛。
如果我们将目光下移,看看那些不那么出名的前锋,比如斯托克城双星舒波莫廷以及何塞卢,何塞卢30岁前在英超一事无成,却在34岁那年成为皇马夺得欧冠的重要成员;舒波莫廷早年在沙尔克是边路过人亡,却在30岁以后跟随巴黎进入欧冠决赛,又成为拜仁的锋线重要球员。
32岁的身体比23岁强显然是伪命题,甚至球员技术在青训阶段也基本已经定型,32能做的动作未必就能比23能做的多。这些人为什么老了,甚至是大伤以后,反而有用了?实际上是这些人老了,愿意放弃一部分刷数据的机会,专心扮演起战术中锋的职责。相对厉害的,哲科和吉鲁,能踢一整场的战术中锋;相对弱的,何塞卢和舒波莫廷,接受替补出来踢30分钟战术中锋。有他们甘于牺牲自己的战术地位,才有球队整体的前进。但是,这里的前提是,他们都老了。
球员的本心而言,没有人愿意巅峰抱腿,就算是巅峰抱腿也不可能巅峰牺牲数据。一句话,我钱还没赚够呢。数据和身价乃至工资高度绑定,这是大趋势。牺牲数据,意味着牺牲金钱,没人乐意这么做。只有当他们老了,你可以说这是钱赚够了,回归本心;也可以说是刷不了数据了,要留在强队就只能主动牺牲。无论解释如何,很多冠军的背后都离不开这样的球员。
一个努涅斯的背后又有多少个霍伊伦?所以努涅斯踢不出来,在偶然中亦有必然。现在豪门的引援对象都越发年轻化,“买一个十年不愁”这种话深入人心。对于其他位置尚且可以讨论,但是对于中锋这样球场上最重要的位置而言,很难说是建设性的。努涅斯的背后是霍伊伦等人的集体扑街,甚至这个时代最有天赋的前锋哈兰德也免不了不断被指责缺乏中锋素质。在这些天赋新星沉寂后,哲凯赖什这样天赋不出众的个体却“侥幸”逃出生天,成为转会市场的香饽饽。
“卖了努涅斯,该买哪个前锋?”,我想很多人都思考过这个问题。但是你连努涅斯都练不出来,又怎么又自信说赛什科或者埃基特克这样天赋远不如努涅斯,甚至技术成熟度也不如努涅斯的前锋就能练出来呢?
次级联赛或者非主流联赛没钱只能培养三流天赋的前锋,顶级联赛有钱却练不出前锋,豪门有钱买顶级天赋的前锋却没耐心培养,这样的倒挂本身就是对当下流水线工业社会的一种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