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运会男子举重决赛收官丨省举摔柔中心省运办赛任务圆满功成

2025-08-29 17:19:58

在保证赛事的赛风赛纪工作方面,中心严格贯彻落实省局党组要求,优中选优、精中选精,确保举重项目裁判员队伍执裁水平能够代表我省目前的最高水平,并且本届赛事也指派省队德高望重的教练员担任首席技术代表。另外,针对举重是发生兴奋剂问题的高危项目,中心在赛前就做了周密部署,一方面请省反兴奋剂中心对相关参赛单位进行了多轮次的赛外检查,同时在赛中也加大了检查力度,形成了良好的反兴奋剂组织体系和高压态势,各地市也积极履行零容忍零出现的承诺,保证了比赛的精彩和纯净。

从各代表队参赛情况来看,烟台、淄博、济南、青岛、潍坊、泰安、聊城这些地市的参赛人数和参赛级别较多较全,构成了山东举重业训选材训的基本盘。通过比赛成绩反映出,我省举重项的选材情况男子总体优于女子,小年龄组由于大年龄组。中心对此制定了在项目全面发展的同时做到有的放矢的选材方针,重点对男子中大级别进行了倾斜,并在赛场上发现和考察了一批有潜力的“好苗子”。

延伸阅读

厚植老底蕴,布局新动能

我省重竞技后备人才工作锚定高质量

随着男子举重项目收官,省举摔柔中心本届省运会的办赛任务全部圆满完成。结合本届省运会参赛情况和竞赛成绩,省举摔柔中心主任毕明军对中心所辖举重、摔跤、柔道三个重竞技运动项目的后备人才发展形势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据毕明军介绍,举重摔跤柔道等重竞技项目是山东竞技体育的传统基础大项,目前我省这三个项目的后备人储备总体良好,总在训人数(注册运动员)达4400多人,其中男女子自由跤和古典跤共计2100人左右,柔道有1200人左右,即使是目前比较困难的举重项目也有1100人左右,同全国其他省市相比,山东的人才基础非常雄厚,均整体位居全国前列。优势一方面得益于省内各地市一直以来的大力支持,举摔柔三项目都有6至8个地市稳定开展,并且有一批水平较高的基层教练员做支撑,能确保每周期源源不断地向省队输送新鲜血液。再就是在省市多级体育主管部门的支持下,我省近年的优秀退役运动员安置政策得力,一批批省队退役队员充实到地市给当地队伍带来了新活力、新动能,有力带动了本周期成绩的提升。

“我们在继续巩固优势的同时,也要直面所存在的不足。”毕明军指出,我省各地市训练比赛的目标和省队的目标衔接不够,省队主要备战全运、奥运等国内外大赛,地市则主要以省运会为备战目标,这就导致其训练理念和方法同省队有所偏差,对后备人才的成长产生影响。另外,目前我省重竞技项目的青少年赛事较少,年轻运动员缺少赛事锻炼的机会。还必须看到,受各种因素制约,地市队伍在科研、体能方面也还存在不够重视或方式方法不得当的问题。

对于如何打通制约项目发展的瓶颈,毕明军表示,省举摔柔中心有决心有计划:首先,中心计划采取大集训、挂靠地市等灵活方式,建立举摔柔三个项目的省二线队,目的正是让地市运动员、教练员的训练水平和训练理念同省队更好衔接,加强省队对地市队伍的引领带动作用,减少运动员进入省队之后过度、适应的时间和精力;第二,要大幅提高青少年赛事,在原本年度锦标赛、冠军赛的基础上,启动省传统项目学校和后备人才基地比赛。通过分区域、交通圈等竞赛方式,为省内各支队伍打造更多切磋交流共同提高的平台;第三,中心还将继续向省局建议对二十六届省运会重竞技项目的年龄和组别设置进行更为科学化和人性化的调整。比如把柔道乙组的最大级别从100公斤以上级下调,更大程度保证小队员的健康成长和未来的发展空间;第四方面是尽最大努力,加强对地市科研医务和体能训练方面的支持,包括邀请地市教练员带队员不定期到省队代训,以及定期组织教练员以及复合型团队教练员培训班等举措,其中培训班会加大邀请全国知名专家现场来现场指导现场教学的频次,真正让地市教练员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本届省运会办赛任务的完结,仅意味着后备人才选材和培养工作的开始,之后中心将切实推动各项举措落实落地,保证山东重竞技项目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毕明军在总结最后表示。

记者 / 郭伟

摄影 / 陈晓 刘晶

编辑 / 李洁

责编 / 史文平

监制 / 张军

齐鲁体育

强健体魄 砥砺意志

新浪微博:@山东体育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台球]2020斯诺克世锦赛正赛签表出炉
圣安东尼奥马刺 VS 金州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