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组选手现场答辩,东莞市中小学生“好问题”大赛上演最终对决

2025-10-17 19:13:39

00:33

20组选手现场答辩,东莞市中小学生“好问题”大赛上演最终对决

“增加植被覆盖率能否减缓城市热岛效应?对于这个问题,我设计了一个实验,通过观察四个对照组,验证植物对温度的影响。”舞台上,来自东莞市外国语学校的参赛选手陈建翰正在介绍自己的问题及验证过程。

10月17日上午,2024年东莞市中小学生“好问题”大赛决赛在东莞松山湖未来学校小报告厅举行。入围决赛的20组选手汇聚一堂,就各自的“好问题”进行具体阐述,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对决。

每一个脑洞大开的问题,都是激发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的开始,也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创新思维、解决问题能力的开始。为落实《东莞市推进中小学科学教育实施方案》,推动东莞市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建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科学探索实践主动性,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东莞市教育局于今年7月正式启动中小学生“好问题”大赛,按初赛、复赛、决赛等环节层层筛选,寻找最佳“好问题”。

本届“好问题”大赛着重聚焦数学与思维、生命科学、物质与化学、物理学、天文学、地球科学、技术与工程、人工智能等领域,按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进行问题征集。经过问题征集、专家评审、线上展示,最终共计20个“好问题”从近5000个投稿作品中脱颖而出,进入决赛现场答辩环节。

决赛现场,选手们通过抽签的方式决定各自的出场顺序,每组选手都有90秒的视频展示时间以及2分钟的研究思路介绍,向现场评委及观众说明自己提出问题的背景及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想的答案等。现场气氛热烈,每组助力团都在为各自支持的选手奋力打Call,选手们的精彩发言也让台下掌声不断,现场观众纷纷沉浸在一个个创意十足的“脑洞”中。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活动特别邀请了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教授魏红祥、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文尚胜、华南农业大学教授邹恩、广东工业大学副教授张祺、东莞理工学院教授刘治猛等5位专家教授担任评审,对每组选手的问题及阐述进行点评,并就问题内容进行答辩提问。

那么,到底怎样的问题才算是一个好问题?如何才能在生活中发现好问题?在文尚胜看来,“好问题”可以归结为五个字——具体且本质,“因此同学们要热爱生活,深入生活,享受生活,了解生活,从生活里面去发现问题,这样才能提出一个好的问题。”同样,刘治猛也强调了“好问题”与生活的相关性,他建议同学们,“要带着问题思考、带着问题学习,要根据日常学习生活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现场,专家教授对于活动的举办表示了充分的肯定。“所有的创新和发明都来源于问题,所以这次东莞市举办‘好问题’大赛的意义是相当重要的,而且据我所知东莞也是广东省内第一个举办‘好问题’大赛的城市,为东莞点赞。”文尚胜表示,现场选手们提出的问题都相当好,不仅贴近社会热点、生活实际,还具有一定的前沿性、先进性和现实性,“中小学生可能不一定做得出某一个实际的产品,但‘好问题’大赛的举办对学生想象力、求知欲、好奇心的培养是很有帮助的。”

10月18日,2024年东莞市中小学生科技节将在东莞松山湖未来学校拉开帷幕,此次“好问题”大赛结果也将于当天启动仪式上现场公布。接下来,东莞将采取系列措施,巩固和孵化“好问题”大赛成果,一是把本届比赛的“好问题”形成清单,提供给学校开展项目式学习、开展科学探秘活动、开展创新教育等参考使用;二是对获得“莞邑乐问奖”和“莞邑好问奖”的10名学生,进行“好问题”小院士联合培养和“好问题”成果孵化指导等工作;三是把“好问题”汇总成册,进行推广和宣传,扩大影响力和成效。

撰文:黎晗 林群贤

图片/视频:李玲

统筹:王慧

张开印KO泰拳手瑟亚帕
丹棱老峨山夏夜追风赛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