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周春秀:中国唯一奥运会马拉松奖牌得主(上)
2025-11-10 11:17:06
东京奥运会马拉松大战,本周末将在日本北海道首府扎幌展开激烈厮杀。
近两年状态回升的中国马拉松,男女健儿的表现值得期待。
当然,他们要跑进前八的难度相当巨大,毕竟在这一奥运最古老项目的百年历史中,获得过奖牌的中国人迄今只有一位。
她就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子马拉松季军周春秀。
周春秀是国际大赛战绩最辉煌的中国马拉松名将。
除奥运奖牌得主之外,她也是——
女子破2:20大关的世界第七人、中国第一人(2006年首尔2:19:51);
中国唯一的马拉松大满贯冠军(2007年伦敦);
亚运会史上唯一蝉联马拉松冠军的女性(2006年多哈,2010年广州),兼最后一个黄种人冠军。
她还曾荣获——
世锦赛个人亚军(2007年大阪)及团体冠军(2009年柏林);
蝉联两届首尔马拉松冠军(2005和2006年);
包揽头三届厦门国际马拉松冠军(2003至2005年)。
这些让人目不暇接、璀璨耀眼的生涯传奇是如何创造的?近日笔者就此对这位中国马拉松一代名将进行独家专访。
运动生涯,死而复生
周春秀的人生故事,适合从头说起。
1978年11月15日,她出生于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赊店镇周庄村,父母都是农民,全家没人练过体育。
她还有一个弟弟。“他不喜欢跑。我认为他如果肯跑的话,应该也可以吧。”
周春秀8岁才上小学,四年级开始接触跑步——被来学校选材的县体校老师相中,从此每周末到县体校活动(“玩玩”),后参加市里的比赛。
上初中二年级那年,崭露头角的她被市体校的老师相中,进入南阳市体校。
学完义务教育阶段——初中毕业后,她接着上体校中专。
“当时听说中专毕业后可以分配工作,结果到我们那届就没有了。”她向笔者解释说。
“最初的梦想很简单:训练,通过自己的努力,有个出路——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吃上商品粮,不用像父母那么辛苦。”
据报道,体校时代的周春秀,留给教练的印象除了很文静之外,就是训练积极主动。有时女子田径队要晨跑8000米,她就跟着男队一起跑10000米。
三年后她体校毕业,又被省专业队选中,“一步一个台阶”。
她师从河南队资深老教练李培立,主项刚开始是中距离800、1500米,后来又练5000、10000米。
她拿过1500米全国青年锦标赛冠、亚军,5000米全国大奖赛前三名。“成绩不是太优秀,但也还可以吧。”
遗憾的是,进省队仅四年之后,她就因为腿伤——右腿股骨头囊肿于2001年退役。那年她才23岁。
万幸的是,周春秀的运动生涯注定“命不该绝”。一年过后,它又迎来第二春。
当时刚退休的李培立教练,被中长跑名帅梁松利聘请到后者1993年在辽宁创办的奥星体育俱乐部,并把两名得意弟子也带了过去,其中之一就是周春秀。
1972年出生于大连、曾创造男子10000米竞走全国少年纪录的梁松利,后来被江苏省慧眼引进,他麾下的“梁家军”从此移师苏州,在江苏队大旗下征战。
“我们教练这个组基本以长距离为主。刚开始他没给我定马拉松,只是跑得比较多,运动量比我以前增加了一倍。”周春秀回忆说。
由于手术做得成功,加上一段时间的减量康复,她的腿伤此时已基本痊愈,“不疼了”。
2002年她开始练马拉松,周训练量最多时可达二百四五十公里。
“这样的训练量不可能持续太长时间,主要是在没有比赛的冬训期间,积累量的时候。”
他们也会上高原训练,云南、青海都去,前者多一些。
破2:20中国第一人
周春秀的首马,是2003年3月30日首届厦门国际马拉松暨全国马拉松锦标赛。
她以2:34:16首战告捷;同年秋天在北京,又以2:23:41大幅PB并收获亚军。
此后两年,她实现厦马“三连冠”和北马“三连亚”,成绩也提高到2:21:11(2005北马暨十运会)。
“媒体报导说,厦门是我的福地。我确实蛮喜欢厦门这个地方,对它蛮有情结的。第一届厦马比完后,第二、三届教练都让我们提前一个多月过去训练。”
令人吃惊的是,2005年10月16日,周春秀在北马跑出2:21:11的PB;第二天转战南京,又在全运会万米决赛中以31:08.03(世界田联网站数据)摘得银牌!
周春秀第一次出征奥运会,是2004年雅典。那次她的表现大失水准:2:42:54,第33名。
“有多方面因素影响了那次的正常发挥。”她分析说。
首先,那是她第一次参加国际大赛。“我跑马拉松才两年,时间有点紧,基础打得不是太牢。”
其次,心态上有点急于求成:“自己很想要出成绩,教练对我要求也比较高。”
另外,比赛条件也相当艰苦:比赛日8月22日,正值雅典的盛夏。
希腊奥运官网写道:“比赛开始于下午6时,但当天酷热难耐,气温高达35度。”(It started at 6 PM, but the day was brutally hot, with temperatures reaching 35°C.)
“天气特别热,路线难度也比较大——从马拉松镇跑到雅典市;饮食也不太适应。”周春秀感慨说。
那次发挥失常的人不在少数:共有16人退赛,占82名参赛选手的将近两成,包括一年前刚跑出世界纪录2:15:25的英国名将波拉·拉德克里夫。
2005年,周春秀终于在海外收获骄人战绩:
首尔马拉松2:23:24(PB),冠军;
赫尔辛基世锦赛2:24:12,第五兼亚洲第一。
2006年她在首尔成功卫冕,跑出生涯最好成绩2:19:51(平均配速3:19);这一赛会纪录迄今无人能撼动。
她由此成为女子突破2:20大关的世界第七人和中国第一人!(全球首位是日本名将、悉尼奥运会冠军高桥尚子,2001年柏林2:19:46)
赛事冠名商、韩国《东亚日报》报道说,周春秀第一个5公里用时16:53,此后每个5K分段都在16分多一点。
比赛的大多数时间,她跟随一个由七八人组成的男子集团,巧妙地利用他们当兔子,在低温和大风中创造出世界一流成绩。
同年12月在多哈,周春秀以超过3分半钟的巨大优势完胜两名日本对手,首次赢得亚运会桂冠,成为这一项目的第三位中国冠军。
(注:1986年亚运会才开始有女子马拉松。此前一届1982年新德里,女子最长跑步项目仅为3000米。前两位亚运会马拉松中国冠军是1990年北京赵友凤,1994年广岛钟焕娣)
2010年11月,她在广州蝉联亚运会马拉松金牌——赛会史上的唯一一位,也是最后一个黄种人冠军。
此后两届(2014年仁川和2018年雅加达)的冠军,均为肯尼亚裔巴林归化选手。
中国唯一的大满贯冠军
2007年4月22日,周春秀首战伦敦马拉松,以2:20:38横扫各路强敌夺冠。
作为当时的五大满贯之一,伦马素以世界最强阵容著称。
尽管东道国一姐拉德克里夫因生子和腰伤未能参赛,那一届仍请到诸多全球顶尖高手:
肯尼亚裔荷兰名将基普拉加特(Lornah Kiplagat),2007越野世锦赛、2008半马世锦赛冠军;
埃塞俄比亚名将瓦米(Gete Wami),2006/07柏林马拉松冠军,悉尼奥运会万米亚军;
罗马尼亚名将迪塔(Constantina Tomescu-Dita),赫尔辛基世锦赛季军,2004芝加哥马拉松冠军,后来的北京奥运会冠军。
“竞争蛮激烈的。商业性的比赛,邀请的全是国际上顶尖的运动员。”她告诉笔者。
“我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比赛,没有太大压力。和世界一流选手同场竞技,把自己的训练水平发挥出来就行了。”
据BBC报道,在10到12英里(16至19.3km)之间,基普拉加特和瓦米冲出第一集团,28岁的周春秀等紧随其后。
剩下最后3英里时,一路领先的基普拉加特力渐不支,掉了下去。周春秀抓住机会,飙出一英里5:09(3:12/km)的“毁灭性”配速,甩开瓦米,一骑绝尘。
最终她以2:20:38率先撞线,比亚军瓦米快一分多钟。迪塔2:23:55第三,基普拉加特只拿了第五。
“前面都在一个集团跑。35公里过后,我们这个集团剩下五六个。那时我心态很放松。能参加这样的大赛,感觉自己挺幸运的。”周春秀向笔者回忆说。
“到最后5公里,只剩三四个人。我心想不管自己跑第几,至少也是前八名。
“我感觉自己体能还可以,就往前面上一上——把配速再提高一点,自己往前走了。她们还在后面跟着。
“时间太长了,不记得是什么时候把她们甩开的。大家都是高水平运动员,不可能早早地拉开距离。顶多最后一两公里,自己的优势才变得明显。”
“周创造历史”!
美联社、欧洲体育网等欧美媒体,纷纷打出这样的大标题,指出她是第一个赢得大满贯冠军的中国人。
(未完待续)